斯迪克接待3家机构调研包括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通证券股份
发布时间: 2025-02-20 栏目:火狐官方站点地址

  2025年2月20日,斯迪克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2月20日接待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3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斯迪克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2人,为董事长、总经理金闯,董事、首席财务官、董事会秘书吴江。调研接待地点为泗洪经济开发区双洋西路6号。

  据了解,斯迪克是一家专注于胶粘剂和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的企业,拥有自行开发和合成涂布原料的能力。公司凭借多年的高投入,形成了创新研发、精密制造和快速市场响应的能力,可以依据市场需求提供高质量、高性能的产品和技术支持。斯迪克在高分子材料聚合、涂层配方优化、功能结构设计、产品精密涂布以及新技术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产品主要应用于光学、新能源汽车、微电子等市场。

  在问答环节中,斯迪克展示了其在折叠屏、MLCC离型膜、新能源汽车材料和AR眼镜业务的技术优势和市场表现。公司在折叠屏领域实现了多层柔性光学材料的复合应用,打破了国际垄断,解决了折痕明显与易脱胶的问题。在MLCC离型膜领域,公司以超高洁净度生产环境和高品质PET基膜等优势,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动力电池中,提高安全性。在AR眼镜领域,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OCA技术,为客户提供综合付方案,并与北美头部客户共同开发光路控制核心材料。

  2024年,斯迪克推出了新的股权激励计划,向102名激励对象授予222.1971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0.49%。业绩考核目标基于2024年营业收入基准,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40%、75%、120%。公司希望通过股权激励调动员工积极性,努力完成业绩目标,并继续聚焦光学显示、新能源、微电子三大业务板块。

  斯迪克是一家专注于胶粘剂、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的企业,与同行业全球标杆企业一样具备涂布原料自行开发、合成能力的领先厂商。公司具备多年持续高投入形成的创新研发、精密制造和快速市场响应能力,能够依据市场需求,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性能的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产品和技术上的支持。是国内少数在高分子材料聚合、涂层配方优化、功能结构设计、产品精密涂布以及新技术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具有一马当先的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主要使用在于光学、新能源汽车、微电子等市场。

  答:随着屏幕技术的日益成熟,利用OLED的柔性及可弯折特性,在手机边缘乃至中间部位进行弯折设计,实现多样化的外观设计创新。斯迪克得益于折叠手机领域头部客户的支持与信任,成功实现了多层柔性光学材料的复合应用,打破了国际垄断。光学抗冲材料在内的多款材料,已成为全世界独家量产方案。斯迪克通过精细的分子结构设计与合成工艺,有效解决了折痕明显与易脱胶的行业难题,使材料能实现刚柔并济的特性,集抗冲击性能、优异光学性能、高强度、高回弹性和易粘接性于一体,并成功实现量产。

  答:MLCC号称“工业大米”,旺盛的应用需求,给MLCC国产化带来了可观的前景。斯迪克以超高洁净度生产环境、高品质PET基膜、高精密涂布能力及高适配度离型剂配方,为客户提供洁净度、平整性、耐热性以及稳定性俱佳的MLCC离型膜系列新产品,与行业重要客户建立了稳固而良好的合作关系。

  答:斯迪克自主研发的极耳胶带、气凝胶封装膜和蓝膜等材料已通过终端客的验证,并成功应用于动力电池中,辅助遏制热失控、阻燃、防火,起到提高动力电池安全性的作用。在与行业头部企业和电池厂商的深度战略合作中,斯迪克沉淀技术,以卓越的品质和可靠的交付,灵活适配苛刻需求,丰富的产品线已覆盖电芯、电池组、电池包等新能源汽车相关应用。

  答:AR/VR/MR头戴显示设备作为元宇宙与现实世界交互的关键接口,持续朝着轻薄化的设计方向发展。从早期非球面透镜、菲涅尔透镜到折叠光路Pancake技术的出现,轻量化和高清显示要求,驱动着光学材料的不断深化创新。斯迪克在该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凭借自主研发OCA,由单层交付转变为多层贴合交付,为客户提供综合付方案。与北美头部客户共同开发的光路控制核心材料,已在多种机型中实现量产,并在持续优化迭代中,推动技术持续创新。

  5、公司2024年推出了一期新的股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是怎么设定的?

  答:2024年这一期股权激励计划为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一共向102名激励对象授予合计222.1971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0.49%,全部为首次授予,截至目前已完成授予。

  本激励计划考核目标是基于2024年营业收入基准,之后的三年(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40%、75%、120%。

  若对应年度业绩考核目标达成率在100%(含)以上,公司层面归属比例为100%;若对应年度业绩考核目标达成率在95%(含)至100%(不含)之间,公司层面归属比例为90%;若对应年度业绩考核目标达成率在90%(含)至95%(不含)之间,公司层面归属比例为80%,;若对应年度业绩考核目标达成率小于90%,公司层面归属比例为0%。

  答:公司本期股权激励业绩考核目标的设置有挑战性,但也是基于公司本身具备良好的市场规划,同时公司多个业务板块有不错的表现,希望可以通过股权激励充分调动公司董事、高管、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骨干们的积极性,努力争取完成这一目标。